用输出式的方式读书

 

我是一个输出者。

我看电视剧,有一个地方触动我,我会发个朋友圈。也没什么特别的目的,我就是觉得我需要记录我当时的想法和感受。我需要表达。

我看书,有一句话触动我,我也可能会发个朋友圈或者写一篇文章把它拓展一下。也没什么特别的目的,我就是觉得我要让我读过的书在我的世界里留下一些痕迹。因为我知道,如果没有这些可回忆的痕迹,我很快就会忘记,而且永远不能追溯。

我听别人的课,哪个做法让我有启发,我可能会很快地做一页PPT 放到我的课件里。也没什么特别的目的,只是希望我所学到的内容能迅速地融入到我的课程当中,让它发挥光和热。

我话很多,我喜欢给别人讲。以前读一本书,拽一个学生手舞足蹈讲好久。现在去学校很少,再也没有学生听我那么讲了。我就开始写好多好多的文字,它们变成了我笔下的一篇又一篇的公众号文章。

是的,小时候,写特长,那一栏里,琴棋书画都不会的我,写了“说话”。

没想到,这个特长陪伴我到了现在。

我的书《以学习为中心 教学设计新思维》出版了。也有人以输出的方式读了我的书,她用可视化的方式输出了我的书。

可视化,是要提炼文字,进行结构设计。坦白说,这些图不是画给别人看,是画给自己看的。画完自己对内容的理解会更深入。

换个角度来说,如果想让它给别人看,那它应该是交流的素材,而不是全部。比如,可以拿着这张图让学生观察,然后让他们说出学情分析的内容都包括哪几块?每块内容都包含什么?可以从哪个角度去理解?自己有什么补充?有什么内容?

如果没有这些交互,这张图只能留给自己看、自己复习和回忆。在教学中,还是需要融入一些教学设计的元素。


我相信,作为一个输出者。

我同学的收获是最大的。

输出式的读书跟平淡的读书不同。

我读过很多书,但是都不如我翻译的那几本书给我的触动大。翻译大概是难度最大的输出了吧。我要仔细揣摩每一个英文句子,结合背景和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把他们翻译成中文。还要保持全文的含义一致。同样是马扎诺的书,我翻译的我学得更好,我直接读的就差好多。

想推荐大家做输出式阅读。

比如到我们四元读书会参与领读和对话。

不输出,无阅读。

(作者:崔佳;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