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如何读书?
毛泽东如何读书
作者:陈晋(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委员,曾任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毛泽东的阅读书目
毛泽东那一代知识分子 ,基本上都接受过传统 “ 四书”“五经”的熏染。从小打下的旧学根底,为毛泽东的人生性格和政治实践提供了厚实的文化底色。毛泽东读私塾,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点引人注目:一是书读得比较多,开蒙的起点不低。先是读《增广贤文》《三字经》《幼学琼林》等,继而圈点《论语》《孟子》《诗经》,后来读过《春秋左氏传》(即《左传》)、《纲鉴易知录》等。从现有的资料看来,《纲鉴类纂》是毛泽东读到的第一部中国通史,他从这里最初得到系统的中国历史知识。那是1910年他在韶山东茅塘私塾念书,塾师毛麓钟教他读的,使他很早就对历史发生浓厚兴趣。另外,韶山毛泽东纪念馆至今还存有毛泽东当时读过的一本《诗经》,上面留有他的签名。二是有读书天分。读书瘾头大,一闲下来总是在看书。父亲让他辍学在家里帮助干农活的那些日子,他总是偷偷阅读,惹得父亲很不高兴。毛泽东记性好,读许写“破题”文章,文思比较快,有时还帮助同学作文。当时朝廷刚废科举,但在乡村塾师那里,学作破题文章,仍然是基本训练。
出身农家的毛泽东在韶山开蒙之初,读物有私塾必教的《三字经》等蒙学读本、《论语》等经学典籍,以及《左传》等史传著述,还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普及和延伸读物。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时,表示要“立奇志,交奇友,读奇书,创奇事,做一个奇男子”。他认为,所立之志相当程度上要靠读书才能接近和确定。因此,他有一种要读尽世间书的雄心壮志。
从寻找“本源”到“改造学术人心”,是毛泽东早期独具特色的阅读追求。为求“本源”,他求学时期下功夫读的书首推《经》《史》《子》《集》,这番阅读为他打下了终生受用的国学基础。毛泽东主张为学之道在“先中而后西”。因为只有先研究过中国古今学说,到西方留学时才有用来比较和借鉴的依据。他择书而读,读出了湖湘学风。他比较集中地阅读新学和西学著述,认为“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青年毛泽东从湖南一师毕业后,在繁忙的社会活动中依然钟情书本,穿梭于不同的“思想房间”,他的认识也不断地提升,思想飞速地奔跑。在3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从一个无政府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围绕“主义”问题,毛泽东阅读的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思潮的书刊主要有《新青年》等,直接译介自西方近代理论和思潮的《柏拉图之理想国》等,以及马克思主义的著述如《共产党宣言》等。《天演论》和《物种起源》是毛泽东走向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过程中对他影响较大的著作。阅读了《共产党宣言》之后,他在理论上和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成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从1921年到1935年这14年间,毛泽东逐步从一介书生成长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政治家和战略家。而读书的作用更加具体和实际,这表现在他下功夫编纂的两套丛书上。一套是五辑六十本的《国民运动丛书》编纂计划,另一套是《农民问题丛刊》。这两套丛书对于青年毛泽东来说,在宣传革命思想、提供政策指导、推广农运经验、传播知识信息等方面起到了很实际的作用。
对毛泽东影响较大的马列著作有三部: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列宁的《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和《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不少人回忆,在千难万险的长征途中,毛泽东哪怕是在担架上或宿营时,仍时常阅读恩格斯和列宁的这三本经典。细读李达等人翻译的西洛可夫、爱森堡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和《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毛泽东1937年七八月间撰写《实践论》和《矛盾论》做了直接准备。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是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著作,毛泽东写于1938年5月的《论持久战》吸收和发挥了其中的一些观点。
1938年1月,毛泽东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阅读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并得出了不同于作者的观点。作为政治领袖,毛泽东与学者的争论体现了他惯于独立思考并博古通今的学术涵养。
毛泽东一生与《水浒传》的关联极其紧密。他在《水浒传》里发掘的观点非常特别,将其中方方面面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以应用于革命。《水浒传》几乎成为毛泽东在不同时期可以随时翻阅的“工具书”。
正因为有结合现实运动的深入阅读,毛泽东的理论思维和理论创造异常活跃。1938年5月所写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写于1939年12月和1940年1月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加上全面抗战爆发时所写的《实践论》《矛盾论》等,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代表论著。毛泽东被全党推选为领袖,阅读和理论创新可以说是最后一道重要门槛。
新中国成立后,告别了戎马倥偬,毛泽东的阅读范围更广了,阅读心态更为从容,阅读目的也更加多样,一份包括《资本论》等19种马列经典的书单标示了他的“精神地图”。这些经典是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常读之作。• 关于西方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著述,除一部《西方名著提要(哲学社会科学部分)》外,有“从古典经济学家到庸俗经济学家的一些主要著作”;还有“黑格尔、费尔巴哈、欧文、傅立叶、圣西门”的著作;另有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以及“关于《老子》的书十几种”。阅读中国现当代学术权威的历史、哲学和思想史著述,是毛泽东的一贯兴趣。
毛泽东还读过不少中国科学家的论著,如李四光的《地质力学概论》、竺可桢的《物候学》等;对古代的医学著作如张仲景的《伤寒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发表过一些评论;另有笔记小说如《容斋随笔》《梦溪笔谈》,古代随笔如葛洪的《西京杂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关于中国古代文史典籍,开列有《荀子》《韩非子》等20多种。
毛泽东还读过一些外国自然科学方面的书,诸如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苏联威廉斯的《土壤学》等。
读书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读法和用法
读书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读法和用法,在于是不是拥有从书本到实践、从主观到客观进出自如、出神入化的本事。毛泽东拥有这样一种大本事。
第一,把读书学习当作一种调查研究
毛泽东读《徐霞客游记》和郦道元的《水经注》,就关注到两位作者是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才能写出有所发现的“科学作品”;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也说蒲松龄“很注意调查研究”,否则他哪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故事。毛泽东酷爱读书,同时又提出“反对本本主义”,看起来矛盾,实则反映出他提倡的一种读书理念,即不是为读而读,而是调查研究前人或别人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
第二,读书要到“底”,经典的和重要的书
反复读毛泽东把读书学习叫“攻书”。要“攻”,就不能半途而废、浅尝辄止,必须到“底”。什么是“底”?就是最大限度地悟透书中的要旨,最大限度地汲取和发挥经典书籍蕴含的智慧和经验。对喜欢的文史哲经典,毛泽东确实是常读常新。1954年在杭州的一次闲谈中,他对人说自己已经读了五遍《红楼梦》。此后,他又十五次索要过《红楼梦》,这在工作人员的记录中有明确记载。反复阅读经典书籍,因每次阅读背景不同、需求不同、心境不同、年龄不同,总是会有新的理解和发现。这样,书中有价值的内容也就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
第三,相同题材内容的书,要把不同的甚至是观点相反的著述对照起来读毛泽东想读关于美国历史的书,就让人到北京图书馆,专门写信说,不光是马克思主义学者写的,也要有资产阶级学者写的。
他读拿破仑的生平传记,一下子就要来英国人、法国人、俄罗斯人分别写的三种版本,同时阅读。关于《楚辞》,他在1957年12月一次就要了几十种古今对《楚辞》有价值的注释和研究书籍。
第四,读书不仅要做到传统的“四到”,还要注重讨论
古人强调读书要“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好理解,无非就是看、念、写。此外,毛泽东还有一个“耳到”,就是读书讨论时听别人读,自己想。毛泽东的“口到”,也不光是自己念,还经常在一些场合,给人讲书,直接宣达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收获。有了这几“到”,方能“心到”。
毛泽东的读书理念和方法?
中华读书报:您如何评价毛泽东的读书理念和方法?
陈晋:毛泽东的读书之法,彰显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反映了他的读书活动同客观实践的深刻关联。这种关联,激活了书本,让一些“闲”书有用,“死”书变活;也激活了毛泽东的思考,使他常有新的思想收获,进而在实践中有新的运用和发挥。
毛泽东读书细,细到什么程度?
中华读书报:您说毛泽东读书细,细到什么程度,能举个例子吗?
陈晋:毛泽东从青年时代就读二十四史。为了便于阅读查找,他在一些列传、本纪的封面上标注出传、纪的人名;绝大多数卷册,他都作了圈点、断句;有的封面和天头上画着两三个圈圈的标记,有的地方还细心地改正了错字。他的阅读是根据需要和计划,有重点、有选择地展开,批注文字较多的,是“纪”“传”部分。举个例子,读《旧唐书·黄巢传》后,毛泽东根据传中的记述,专门画了一张黄巢起义军的行军路线图。
其一,“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方法
毛泽东常说“重要的问题在善于学习”,而他对读书方法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他认为“各种各样的书都要读一点”,“台积而高,学积而博”,读书时要勤动笔,要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精神,等等。同时,他强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凡事应该用脑筋好好想一想”。毛泽东的这些读书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毛泽东坚持一生的读书方法,而这个读书习惯的养成很大程度上源于老师徐特立的教诲。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徐特立曾告诫学生:“绩学之士,读书必有札记,以记所得著所疑。记所得则要领明矣,著所疑则启他日读书参证之途矣。”老师的治学经验,毛泽东始终牢记在心。“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方法
1917年,杨昌济向毛泽东推荐德国哲学家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毛泽东以极大的兴趣研读了这本书,书中每字每句他几乎都用毛笔加上了圆圈、单杠、双杠、三角等符号。全书原文不过10万字,而毛泽东写下的批注和提要就有1.2万字之多。
毛泽东的“动笔墨”,是一种读、思、写的有机结合,是一个内化于心的过程。通过“动笔墨”,他把前人的学说加以综合、概括和比较,继而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指导中国具体实际。
其二,读书领悟真谛,掌握方法
石仲泉:毛泽东读书虽很刻苦,但不死板。他不是死读书、读死书的人,领悟能力极高,没有丝毫的学理主义、书呆子习气。毛泽东善于掌握“认识问题的方法论”这一优点,为他后来在学习和研究马列主义理论时,不是为理论而理论、为马列而马列,而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和策略问题而去找立场、观点、方法,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他的这个“领悟真谛,掌握方法”的读书要领,在延安时期得到进一步发挥,逐渐形成了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比较完整的强调学马列主义主要是掌握其立场、观点、方法的“思想方法论”;在指导思想上也逐渐形成了要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其三,读书广收博览,发展创新
石仲泉:这是毛泽东读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他常说:“一个人的知识面要宽一些,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毛泽东所以比他同时代的许多人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成为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战略家,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他有渊博的学问和丰富的知识。还要指出的是,仅有渊博的学问和丰富的知识,对于他成为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战略家来说,只是一个基础条件,而不是完全充分的条件。毛泽东的过人之处还在于,他的许多思想理论既源于他读过的书本,又高于他读过的书本。他不仅能广泛汲纳书本知识,而且能融会贯通实践经验,因而能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发展创新。这在他读哲学书籍的批注以及以这些批注为基础而写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中展现得非常清楚。
其四,读书考察社会,读无字书
石仲泉:毛泽东既提倡读有字之书,也提倡读无字之书,即向社会学习,作实际考察。他说过:“社会是学校,一切在工作中学习。学习的书有两种:有字的讲义是书,社会上的一切也是书——‘无字天书’。”读无字书,考察社会,这是他一生都非常重视的学习方法。早年求学时,他就表示:“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他邀同学利用暑假,步行千里,“游学”农村,对长沙及洞庭湖周边多县作过社会考察。这是他生平第一次读“无字天书”,广泛地接触社会实际,产生了要对自己国家的状况作研究的浓厚兴趣,致使他送走一批又一批新民学会的学友旅欧勤工俭学,而他本人却坚持先留在国内,
对中国这个地盘的情形“加以实地的调查及研究”。这个决策,对他一生产生了很大影响。他非常注重研究中国现实社会状况,使他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后,能够很好地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伟大的成功。
毛泽东读历史
毛泽东对“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这类书籍兴趣之浓,用功之深,众所周知。毛泽东同志的一些名言直接道出了他酷爱读史的缘由:“读历史是智慧的事”,“读历史的人,不等于是守旧的人”,“只有讲历史才能说服人”,“看历史,就会看到前途”,“马克思主义者是善于学习历史的”。• 历史是人类过去经历的百科全书,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哲学、科技、文学、艺术各方面的内容。因此,读历史是个大概念。毛泽东同志读史,对各方面的内容均不偏废,很注意史书所载的理政之道、军事战例、经济政策、治乱规律等。毛泽东对古代文学作品,诸如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疏策政论、笔记志异,均有大量的阅读,对《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等文学名著更是非常熟悉。这些文史以及各方面书籍的阅读使毛泽东拥有罕见的人文素养。
一要像木匠“钉钉子”那样“挤”时间
对于“工作忙”的问题,要像木匠“钉钉子”那样“挤”时间。当时许多干部一提起学习就直摇头,经常以工作忙、没有时间为借口不愿读书。对于这种现象,毛泽东说:“在忙的中间,想一个法子,叫做‘挤’,用‘挤’来对付忙。好比开会的时候,人多得很,就要挤进去,才得有座位。又好比木匠师傅钉一个钉子到木头上,就可以挂衣裳了,这就是木匠向木头一‘挤’,木头让了步,才成功的。自从木头让步以来,多少木头钉上钉子,把看不见的纤维细孔,‘挤’出这样大的窟窿来,可见‘挤’是一个好办法。”“在每天工作、吃饭、休息中间,挤出两小时来学习,把工作向两方面挤一挤,一个往上一个往下,一定可以挤出两小时来学习的。”他还特别表扬陈云说,“陈云同志有‘挤’的经验,他有法子‘挤’出时间来看书。”陈云的经验是什么呢?1939年12月,陈云在《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一文中揭开了谜底,就是“读书要与懒惰作斗争,要订出一个切实的读书计划,照着去办,坚持不懈。”陈云还谈到搞好学习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只要大家认识清楚学习的重要性,就应该想法挤时间读书。”
二要像木匠“钻木头”那样“钻”进去
对于“看不懂”的问题,要像木匠“钻木头”那样“钻”进去。毛泽东说:“看不懂也有一个办法,叫做‘钻’,如木匠钻木头一样地‘钻’进去。”“在中国,本来读书就叫攻书”“你要读通马克思的道理,就非攻不可”。他还举例说,从前人称“校对”为“校仇”,校对确实很难,非以仇人对之是不胜所为的。“所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理论,固然很难,如果我们以‘仇人’的态度不讲感情地攻它,一定是无攻不破的,一定可以把它的堡垒攻下来。”此外,正面搞不通,可以从旁的方面着手,先打下基础,就可以一点一点地搞通正面的东西。这实际上也是毛泽东自己读书实践的体会,“攻书到底”。他在日常读书生活中,对喜欢读的书,都是一遍又一遍地研读,读懂弄通吃透书的主要内容。《共产党宣言》是毛泽东最爱读的书,1939年底,他就讲过“《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后来的几十年里,他每年都把《共产党宣言》读几遍,他一生一共读了多少遍,这是很难说清楚的。他还在延安的窑洞里,借着煤油灯微弱的光亮,把李达所著的《社会学大纲》整整看了10遍,并在书眉和空白处写下了1万多字的批注。
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
毛泽东常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认为,“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
据记载,毛泽东最后读书的时间,是1976年9月8日5时50分,在全身布满多种监护抢救器械的情况下读了《容斋随笔》7分钟,十多个小时后,一代伟人与世长辞。这位伟人几乎是在他的心脏快要停止跳动的时候,才结束了一生中从未间断过的读书生活。
阅读书目。一是书读得比较多,开蒙的起点不低,二是有读书天分,三是开始学写“破题”文章,文思比较快
读书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读法和用法:
1.把读书学习当作一种调查研究——前人或别人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
2.读书要到“底”,经典的和重要的书反复读
3.相同题材内容的书,要把不同的甚至是观点相反的著述对照起来读
4.读书不仅要做到传统的“四到”(眼口手心),还要注重讨论
5.读书活动同客观实践的深刻关联,激活了书本,激活了毛泽东的思考
6.读书细,专门画了一张黄巢起义军的行军路线图。
7.“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方法
8.善于掌握“认识问题的方法论” ,找立场、观点、方法
9.广收博览,不仅能广泛汲纳书本知识,而且能融会贯通实践经验因而能推陈出新
10.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读无字书,考察社会,这是他一生都非常重视的学习方法
11.酷爱读史,常说“看历史,就会看到前途”
12.没时间读书?要像木匠“钉钉子”那样“挤”时间
13.读不懂书?要像木匠“钻木头”那样“钻”进去
他说,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
本文版权由作者所有,若要转载,请注明出处。